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合规经营正成为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关键密匙。温州高新区税务局在信用培育、风险应对、政策赋能等领域集成创新,为企业铺就合规减负、信用增值、创新突围的进阶之路,助力市场主体在时代浪潮中稳健扬帆、破局致远。
礼法相融,变“风险应对”为“信用增值”
合规经营是企业稳定前行、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新能源行业国家级“链主”企业,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颇具代表性——2024年其储能电芯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五,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位列全国第二,亮眼成绩背后离不开税务合规体系的支撑。“行业快速发展的另一面是风险防控的挑战。要发展好就要严格遵守税收法规,避免‘小隐患’酿就‘大风险’。”公司财务负责人黄洁华坦言,新能源行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占比高、前期投入高、进项税额大等特点,在享受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涉税风险防范尤为关键。
高新区税务局聚焦大企业发展之要、现实之需,创新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融“执法+服务”于一体。同时,编制新能源行业涉税合规指引,围绕“风险图谱+合规策略+法律依据+案例警示”四个维度,帮助企业构筑起全流程税务风控体系。
“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加快完善内部税务合规管理体系,常态化进行‘健康体检’,持续提升合规纳税水平。”黄洁华表示,企业获评A级纳税信用并取得二类出口企业资质,出口退税办理可缩短至3个工作日,赢得发展先机,实现从“信用积累”到“信用变现”的良性循环。
服务前置,变“滞后纠偏”为“前瞻预防”
织密风险预控的“防护网”,是企业驾驭市场风浪的“治未病”良方。高新区税务局通过“风险预判+服务前置”,积极引导协助企业合规经营,治隐患于未发之时。
“税务合规是登陆资本市场的首张通行证,税务部门不仅教我们‘怎么做’,更帮助培养我们‘怎么防’的能力。”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世伟深有感触。这家刚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覆盖全球知名车企供应链体系,成功上市的背后,映射着税务部门持续送政策、优服务、暖人心的生动剪影。
面对企业股权架构重组、跨境税收安排等上市“大考”,高新区税务局打造的“三师”服务团队,靠前送达《企业上市涉税事项办理指引》,聚焦企业上市筹备、上市申报等关键节点,精准分析企业税务健康状况,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涉税环节、涉税事项、涉税要点、涉税风险等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实操演示和案例提醒。
“税务部门的前置服务有效帮助我们厘清股权变更、个税印花税纳税申报问题,不仅节省了合规成本,更帮助我们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享受了税惠红利,最大限度发挥股权激励作用。”陈世伟表示。
政策赋能,变“合规成本”为“创新资本”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合规管理已从“成本负担”跃升为“战略资产”,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依托产品竞争力优势,公司今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并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已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深度合作洽谈。”从传统的电表生产,到新能源汽车充电赛道,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抓产业机遇成为行业领军者,相继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的定制化服务切实赋能企业创新发展,3300余万元的研发加计扣除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更是为企业技术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对于企业来说,创新不再是“可选题”,是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答题”,而税费红利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解题思路”。聚焦让企业在合规、安心、省心办税缴费的同时享受好税费政策,高新区税务局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为企业解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常错易错的涉税疑难问题,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税收服务,助力企业将“合规管理”转化为“生产动力”和“经济效益”。据统计,2024年度,温州高新区税务局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超11亿元,同比增幅达65.90%。
合规是底线,发展是目标。下一步,高新区税务局将持续推出更多高效便捷的服务举措,帮助企业强化合规意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