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长兴县局:税惠“活水”浇灌产业沃土 改革赋能激活发展新质 关键词
长兴县局:税惠“活水”浇灌产业沃土 改革赋能激活发展新质
发布时间:2025-06-23  10:18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湖州市税务局 字号:[]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今年前5个月,长兴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投资、生产、进出口“三箭齐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有力地凸显了民营经济的工业生产活力,为整体工业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民营经济在改革中跑出“加速度”

“税收优惠就像一场‘及时雨’,去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我们减免税款超3000万元,这笔资金全部投入了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迭代研发。”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感慨,折射出税惠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滴灌效应”。今年以来,长兴县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直接带动全县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在煤山镇,长兴新型炉料企业有限公司通过“税务管家”定制的“政策包”,不仅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还借助“留抵退税+设备更新”组合拳,投入2000万元升级智能化窑炉生产线,产能提升30%的同时能耗下降15%。“税费负担轻了,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底气更足。”企业财务负责人许亚花坦言,2024年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减少7.32%,税收优惠带来的现金流成为技术攻坚的“底气来源”。

税惠政策的“精准滴灌”还体现在产业链协同上。长兴县针对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推出“链主企业+配套小微”税收联动服务机制,天能集团通过“反向开票”政策,帮助配套企业解决发票抵扣难题,年降低产业链整体成本超3500万元。国家税务总局长兴县税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民营企业户数占比达88.4%,贡献了84.2%的税收,税惠政策正成为激活民营经济“神经末梢”的关键支点。

制度创新打造民营经济“生态圈”

“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全程‘零跑腿’,还顺带办好了发票申领和社保登记。”在长兴县政务服务中心“民企专窗”,长兴星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作为装备初创企业,负责人体验了“一链通办”改革的效率。这是长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今年4月,长兴县围绕“全面创新攻坚年”印发《关于长兴县企业减负的十六条意见》,从规范涉企检查、加快项目审批、深化降本增效、优化政策兑现、提升增值服务等五个方面助力企业专心经营、安心发展。《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按规定不折不扣落实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显示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为企业带来了850余万的税收减免。

同时,长兴县税务局联动法院、工商联等部门,建立“政策解读—风险预警—纠纷调解”全链条服务。长兴晶品纺织有限公司因跨境贸易产生税务争议,通过中心“一站式”调解机制,一天内便厘清了出口退税政策适用问题。“有了‘法治后盾’,企业走出去更有安全感。”企业财务总监沈培玉说。

税惠杠杆撬动产业“新提升”

“传统纺织业要突围,必须靠创新‘破局’。”夹浦镇纺织产量占全县50%以上,鼓励企业加快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对企业购置环保设备给税额抵免,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对纺织企业首次认定的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老牌焕新颜”,建成行业首个零碳车间,向“新”而行加速产品转型升级,欧盟高端市场占比持续攀高。“到2027年,全县纺织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预计达到3.1%以上,传统制造业实现品质、创新能力双提升。”夹浦镇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税务部门推出“信用+税惠”联动机制,对纳税信用A级企业开通“退税绿色通道”,2024年累计为689家企业办理出口退税超2.34亿元。在画溪新能源小镇,湖州恩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纳税信用,不仅快速享受了出口退税政策,还通过“银税互动”获得低息贷款,用于扩产智能设备生产线,预计近期将有600万元左右的订单量。

面向未来,长兴县税务局负责人表示,税务局将继续优化税费服务,完善“一行业一团队”等服务品牌,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制定专项“成长档案”,同时提供更加全面的“税收体检”服务,帮助企业走稳发展路。当前正探索建立“税惠政策效果评估体系”,通过大数据追踪每笔税费减免的“乘数效应”,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发展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