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新兴产业需求,温州税务部门推出精细服务“组合拳”,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全面助力新兴产业在当地落户扎根,支持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跑赢新赛道。
以数治税,“国之重器”擎动绿色未来
三澳核电是我省首个采用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6台机组全部商运后,每年将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提供清洁能源约54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60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0余万吨,相当于造林11万公顷。
“核电项目牵涉面广、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不管是在前期设备投入还是在中后期运维方面,都需要充足的现金流做支撑,如何正确享受税收优惠,曾成了我们一时的难题。”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廖鹏说道。
针对核电项目“重资产、长周期”的特点,苍南县税务部门创新建立“海洋绿能”税收服务专班,运用税收大数据绘制项目全周期画像,量身定制涵盖科研攻关、运营维护的核电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包”,并通过“建设进度表”与“税惠落实表”双表联动机制,累计上门为企业办理涉税事项超150项,实现从项目落地到并网发电的13个关键节点精准施策。
“以前我们担心项目周期长、政策跟不上,没想到税务部门用大数据给我们‘画了张全身像’,把该享受的优惠政策都写得明明白白,为我们后续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廖鹏感慨道。
税惠加持,“中国智造”点燃发展引擎
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谋定,科技创新使得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寻到了脱颖而出的“新”路子。从国内空白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瑞立集团是浙江省第一批上云标杆企业、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
瑞立集团大力布局汽车无人驾驶和智能驾驶主动安全领域的前瞻性技术研发,率先研发出AEBS、ESC、ECAS等高端产品。“我们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产品不合格率下降36.1%,人均生产效率提升23.29%。”瑞立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传武说。在李传武看来,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正是本着对品质的高追求,我们才一直在研发上不遗余力地投入资金,近三年就投入近3.5亿元,平均每年大约在年销售额的4%。”李传武介绍道。
瑞安市税务部门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梳理汇总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推送个性化“政策大礼包”,助力惠企红利“精准入袋”为企业抢占新赛道加油赋能。“接连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为我们增添了不少底气。”财务总监林明村说道,“近两年,我们享受到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税费优惠超1亿元,增加的现金流为企业加大研发生产积蓄了强力‘储备资金’。”未来,瑞立还将继续在研发之路上行稳致远,创造更多“中国智造”,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而行。
全周期辅导,新型储能“蓄”势待发
西屋港能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刚落地洞头不久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新能源充电桩、储能预制舱等输配电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可年产10万台新能源储能及智能电气产品。
作为当地智能智造产业的重大项目之一,西屋港能控股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之初就被纳入当地税务部门“重点辅导企业”台账。税务部门瞄准企业和项目需求,健全“全链条税收指引、全环节涉税辅导、全周期跟踪问效”服务闭环,安排税收专员推出“一对一”专线服务,精准把脉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涉税难题,为新兴产业企业向稳立足、向高攀升注入税动能。
“公司正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开工、建设、投产各环节都有税务干部上门,为我们提供信用管理、涉税申报、优惠享受等辅导,税务部门的支持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西屋港能控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郭婉婷说道。
据了解,西屋港能控股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电气装备系列产品均具备智慧配网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储能装备制造及解决方案,如“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采用智能控制和保护单元,具有控制、保护、测量、通信功能,完全实现配网自动化要求。目前,企业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订单量不断攀升,预计2025年产值可达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