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盈枝,又是一年丰收季。海宁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把纳税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农企、农民,精准滴灌送政策,精细服务解难题,促进以税惠农、以税助农、以税兴农。
精准滴灌,蜜梨擦亮“金字招牌”
在海宁市梨园村的梨园里,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梨子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海昌蜜梨翠冠梨果形大,口感甜脆多汁,获得过浙江省“十佳梨”,很受市场欢迎。为更好探索海宁梨业的未来,当地成立了梨园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海宁市南方梨产业农合联,将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
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海宁市税务局推出“网格员+合作社”模式,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配备税务服务网格员,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助力乡村振兴。网格员如同田间地头的“税收顾问”,定期上门走访,了解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状况,精准推送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每一项政策都如同雨后春笋般滋润着蜜梨企业的成长。
“税务网格员的上门服务真是太及时了,不仅让我们享受到了农业企业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还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开具数电票、提升发票额度,真是省时又省力。”农合联的负责人感慨道。
服务加码,柑橘飘香“甜销四方”
秋天是橘子收获的季节,漫步在海宁市黄湾镇的村道上,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橘香。据统计,今年该镇柑橘种植面积超五千亩,柑橘、红美人、葡萄柚正在积攒足够的橘香与甜蜜,等待收获。
在助力橘子产业走向共富路上,当地税务部门深入开展税政、税银、税邮合作设立“云办税”延伸点,让民生发展融入税务温度,将惠民服务触角延伸至社会“神经末梢”。通过与海宁市政务数据办创新合作,海宁市税务局将电子税务局办问协同功能嵌入政务“潮晓云”自助办税终端,实施简单事项网上自助办、一般事项现场辅导办、疑难事项云上兜底办,村、社区志愿者辅导上门人员直连至潮税云数智处理中心专家团队予以“云指导”,以即时通讯、实时音频互动、电子文档在线交互、辅助远程办理打通了办税缴费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150余个村、社区实现了办税服务下沉。
“现在可方便多了,不用走很远也能方便办税。”尖山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财务人员如是说。
政策加持,玉米产销“带富一方”
“夏天玉米上市的时候,合作社每天帮助农户代销五六千斤。”永星玉米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永星玉米专业合作社位于丁桥镇永胜村,在过去,永胜村大部分玉米种植户都是散户,自发种植和销售,有的拿到农贸市场卖,有的在路边摆摊卖,便宜的时候只能卖几毛钱一斤,大大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后来,永胜村牵头成立玉米产业农合联,围绕“村党委+合作社+农户”模式,进一步提升玉米品质、畅通销售渠道、打通产业链。
合作社成立初期,许多农户对税收政策不了解,担心加入合作社会额外增加税费负担。在了解到农户的担忧后,当地税务部门聚焦农户涉税需求,加大涉农税收宣传力度,打消农户的顾虑。针对丁桥镇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季节性特征,税务干部深入村委会、农业合作社、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生产经验,掌握发票需求量和开票情况,对自产自销农产品免税政策、发票开具注意事项等进行详尽解答,为合作社、农户提供精细化税收服务和政策辅导,帮助解决相关涉税困惑。
永星玉米专业合作社成立3年多以来,已帮助农户销售玉米50万斤,为农户增收160万元。永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玉米村,农户的腰包也像玉米一样,沉甸甸的。
“丰”景美如画,秋收正当时。嘉兴市税务局将持续做好“精细服务”文章,构架便民办税“高速路”,让惠农政策以最快速度直达市场主体,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