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的黄岩科创园是永宁江畔一座快速崛起的科创高地,是助推黄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税务局聚焦园区创新动能,持续打造科创帮扶矩阵,把税惠红利直通车“开”进园区,进一步实现税收政策直达快享,为黄岩区走好新征程现代化发展之路提供税收方案。
一池春水激活“蓝色循环”
海洋垃圾如何变废为宝?坐落于黄岩科创园的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不一样的解决思路。
在公司展示大厅内,海洋垃圾摇身一变成为了精美的手机壳。“这一个手机壳由三个瓶子、两个瓶盖做成,上面印的是海洋塑料手机壳的溯源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塑料垃圾从收集、运输、存储、转运、再生造粒,最终到手机壳的制作全流程视频。”企业负责人詹杰勋说道。目前,该公司已在台州全市范围内收集海洋垃圾2000多吨。
在数字化改革的契机下,蓝景科技创新实施“蓝色循环”多元共治体系,根据海洋垃圾产生和分布的特点,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实体化收集网络,用大数据赋能海洋垃圾形成可循环的价值链条。
“蓝色循环”高效运行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精心呵护。去年,该企业开拓市场面临不小的阻力,科研创新又遇上瓶颈,经营一度陷入困境。黄岩区税务局第一时间送上“增值税留抵退税”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大礼包,帮助企业缓解了经营压力。“我们全年研发费用投入570多万元,享受了300多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激活了后续的研发工作。”詹杰勋感激地说。
税费优惠点亮科创版图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温度的调节,找到一个最佳温度,使反应液的纯度大幅提高,并且使原料完全反应,让最终的产品达到我们预期的要求。”在浙江中科创越药业有限公司色谱室内,研究人员正在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创企业,这样的科研研讨会是家常便饭。该公司于2018年落户黄岩科创园,始终致力于高技术壁垒药物的创新工艺研究及产业化。经过四年多的深耕,跑出跨越式发展“加速度”,积累了十多项发明专利,实现科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法人代表马大为介绍:“税惠红利是我们企业持续研发的不竭动力。仅去年一年,我们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900万元。省下了真金白银,换来了纷至沓来的科研成果。”
黄岩区税务局始终紧绷高质量发展的“弦”,不断落实落细各项科创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点亮永宁江畔科创版图。目前,黄岩区江口街道共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平均每年新增高科技企业四到五家,增速达20%。
暖心服务护航智能制造
针对黄岩科创园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科研实力雄厚、涉税服务需求旺盛等特点,黄岩区税务局选拔业务骨干成立“税小橘”青年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企业,以项目组形式协调落实企业减税降费疑难事项,提供“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精细化服务。服务队还定期造访园区,为企业开设专场培训课程,提供上门涉税辅导,护航科创企业茁壮成长。
在科创园的逻腾(台州)科技有限公司内,摆放着一个其貌不扬的大铁球,乍一看是“铁憨憨”,实则是一个身负十八般武艺,能在恶劣地形和高强度对抗中正常工作的智能巡逻机器人。其四周搭载多种传感器,可对周边环境进行探测并实时传输至控制终端,不仅能在街道社区、河流湖泊巡逻,还能在危险区域开展紧急救援。
据悉,该公司在球形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原理、结构设计、运动控制、智能感知和无人驾驶等方面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预计今年可实现年产智能机器人1500台。
谈及税务部门,企业负责人王酉连竖大拇指:“税务局的服务特别贴心周到,像有时候碰到留抵退税、股权转让这些有点拿不准的问题,工作人员都会耐心细致解答,手把手进行辅导,让我们企业觉得特别暖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