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舟山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服务举措,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有序推动海上风能、LNG绿能和能源装备制造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岛城奔赴“追风逐绿”新时代。
风机与浪花共舞
丰富的风能资源赋予了舟山发展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据统计,舟山海上风电资源达到411万千瓦,占全省规划总量的23.3%。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风能资源,吸引着众多企业前来“追风”。
中广核(嵊泗)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捕风发电”的一员,在小洋山岛北部和大衢山东侧建设安装45台风电机组,每年可为海岛地区提供绿色电能7.46亿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5.8万吨,为当地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风电项目建设周期长,且海上项目还要兼顾设备振动频率高、湿热海洋环境腐蚀性强等因素,整个周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和研发资金。”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牛和庆介绍道,今年以来,企业已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优惠1489万元,将进一步用于扩大产能发展绿电。
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输电距离短、就地消纳方便、不占土地资源等特点,目前舟山全市已布局海上风电项目12个,总装机容量达3348兆瓦。当地税务部门全面梳理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布局点位,派驻重点项目专项服务团队,在项目开发、运营投产、设备更新等全流程环节提供税费服务,保障海上风能点亮岛城“万家灯火”。
技术与绿电相随
液化天然气(LNG)正以独特的魅力与日益凸显的重要性,悄然重塑着当前能源格局。利用LNG气化过程中产生的优质冷能进行发电实践,也正在岛城逐步实现。
作为国家能源局核准的第一个民营企业投资的大型LNG接收站项目,新奥舟山LNG接收站项目是国家重点互联互通工程之一。“我们打造了全国首套LNG气化冷能双环发电系统,填补了国内相关应用领域的空白,意味着LNG气化冷能利用得以实践。”据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项目部主任刘建锋介绍,该系统是新奥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LNG气化冷能双环发电系统,每年能发出绿电约2300万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量约1.8万吨。
为助力企业在清洁能源赛道上“拔得头筹”,舟山税务部门融入群岛海域特性,主动靠前服务,形成“税惠服务辅导-政策红利传导-设备更新迭代-产能效益提升”的服务链条,激励新能源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据悉,今年前三季度,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已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6000余万元。
涡轮与绿能共生
随着甲醇作为船舶公用清洁燃料受到全球船舶市场的广泛青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推动将LNG、甲醇等作为船用燃料替代品的燃料供给系统研发。
作为全省首家为船舶提供新能源智能供应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浙江海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将成为为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提供持续稳定燃料供给的关键设备。“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船舶以及能源运输船舶,都需要我们这套设备。”企业总经理方海宏说道,当地税务部门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和涉税需求,今年已帮助企业及时享受到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减免122万元。
当前,随着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船东将目光转向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海骊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洁能源装备业务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6%。
为持续释放绿色税收效能,当地税务部门推出“绿税助企”集成服务项目,向相关企业推送《装备研发信息需求》《税费政策服务需求》等诉求征集表单,以“解题”的形式专项提供服务项目,主动为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补链提供税惠方案,助力企业逐“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