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区局:税惠蓄能 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
发布时间:2023-09-05  10:17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税务局 字号:[]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风光”无限好,“蓄势”正待发。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锚定新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赛道,抓住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机遇,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创新,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在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税惠政策持续为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政策助力 勇闯光伏发电产业新路

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地处城市东部,全年日照充足,得天独厚的环境为光伏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因地制宜运用企业厂区屋顶、车棚等闲置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温州中羿新能源有限公司所发电力优先供给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多余的部分还用于销售给国家电网增收,可谓一举两得。“在筹划光伏发电项目的时候,龙湾区税务局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上门为我们在税费优惠政策享受、场地规划布局、设备购置、投入产出等方面提供帮扶辅导服务,使我们迅速敲定了项目方案。”温州中羿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若男介绍道。

为服务光伏发电项目顺利落地,把税费优惠政策支持转换成驱动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龙湾区税务局定期调研企业实际需求,在了解到项目建成后企业在增值税发票开具、留抵退税等方面遇到问题后,立即组建税收专家顾问团队,针对行业特点为纳税人解答减税降费政策、纳税申报实务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有效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保障光伏项目平稳有序运转。

税惠扶持 抢占绿色产业发展新机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温州海洋新经济示范区光伏应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并正引领着光伏企业紧抓机遇,快速发展。一能电气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抢占发展先机的多元化发展企业。

作为一家集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一能电气建有智能高标准绿色厂房6万多平方米,除了深耕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电力设施器材制造,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近三年研究开发费用投入总额达2200多万元,完成研发成果转化20项,还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积极布局光伏储能产业。这期间需要投入许多资金,一方面要提高员工工资待遇,吸引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生产、检测设备技术水平。

“‘真金白银’的税费优惠切实降低了公司的研发成本,带动了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让我们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一能电气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晓阳说道。据悉,去年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约750万元。在政策支持下,公司目前在温州地区拥有400多家工业储能项目,预计项目交付达3GWH,在今年5月首届温州光伏储能展上推出的微电网系统实现了光、风、储、柴、充一体化,获得了在场嘉宾一致好评。

服务增效 开创能源发展产业新局

作为温州首个锂电池干法隔膜项目,盈博莱高性能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干法隔膜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浙江盈博莱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瞄准新能源领域重大需求,专注于动力锂电池干法隔膜前沿技术研发攻坚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的新项目正加速建设中,其中一期4条生产线已完成设备调试,首批电池隔膜产品正式下线,并强势进入市场。

早在盈博莱高性能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干法隔膜项目建设初期,龙湾区税务局就组成调研组,走进厂房建设区,收集企业在动工、投产、经营等各阶段中的涉税成长疑难,完善涉税问题快速响应解决机制,为项目涉税业务开辟“绿色通道”,让业务办理时长大幅缩短,为项目进展顺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税务部门提供了‘一站式’贴心服务,帮助我们很快办好了税务登记,而且还主动宣讲项目可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让我们省了不少心。”浙江盈博莱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谢礼介绍,税务人员还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涉税需求,提供全程服务,最终,成立于2022年的盈博莱仅用8个月时间,不仅实现了从项目签约到动工再到投产,还率先实现16微米干法隔膜量产,生产成本压缩至湿法隔膜一半,有效助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王维彬 蔡丹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