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获评2022年度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的海宁市以绿为底绘就生态“画卷”。为助推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海宁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绿色税收调节和引导作用,助力企业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为海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注入“税动能”。
点绿成金,风光无限好
走进海宁尖山,一座座巨大的白色大风车沿江而立,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布满屋顶,“风光”结合,风景独好。多年来,海宁市税务局致力于促进海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作为尖山“大风车”中的主力军,海宁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利用清洁能源风能输出约9500万度电。为助力企业“风生电起”,海宁市税务局全面梳理风电行业税惠政策,组建风电企业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涉税咨询和政策辅导,为企业发展加大“风速”。“风电行业设备成本高,消耗大,税惠政策有效缓减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自2020年公司成立以来,已累计享受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730余万元,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风力发电生产中。”财务负责人胡娟说。
海宁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只是新能源企业享受税惠红利“轻装上阵”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海宁市税务局已为新能源企业落实税费优惠超700万元,助力新能源产业迈上“新能级”。
逐绿而行,减排显成效
自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海宁市税务局充分贯彻“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税制理念,引导企业加大治理力度,加快绿色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已累计减免环境保护税400余万元,以绿色税收杠杆撬动市场主体主动减排。
“请往这边看,农夫山泉、可口可乐、雀巢、娃哈哈……这些饮品的包装都是我们的产品。”在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橱窗前,企业财务负责人项军正为客户介绍公司产品分布情况。作为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在环境保护税的正向激励作用下,企业主动通过工艺改造,引进先进的柔性化聚酯生产装置与设备,增加一套价值1300万元的超净排放设备,使所有热煤燃烧锅炉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指标大幅下降。“通过近年来的环保改造,企业需缴纳的环境保护税大幅下降,税款减少不仅给我们减了负,更重要的是为蓝天保卫战出了力!”项军说。
护绿有责,碧水映海塘
“水稻田就是湿地,种水稻本身也是一方美景。”这句话道出了耕地与生态的紧密关系。海宁市税务局扎实做好耕地占用税征管,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信息交互,为助力耕地保护贡献“税力量”。
来到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一期(盐仓段)项目现场,市政贯通隧道正进行最后一块顶板浇筑,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平整作业。作为该项目实施方,海宁市水利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资金周转一度紧张。为精准对需企业项目建设需求,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海宁市税务局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获取农用地转用审批信息,“一对一”跟进项目建设进度,组织业务骨干走进用地企业详细了解项目占用的耕地情况,“面对面”为企业讲解税费优惠政策,“手把手”辅导企业完成耕地占用税税源信息采集及申报工作,以全流程的精准服务全力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感谢税务部门贴心的上门辅导,我们项目占用了22公顷的农用地,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我们可以按50%幅度顶格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减免税费款近800万元,资金链一下子盘活了。”公司财务负责人祝德明欣喜地说。
“接下去,我们将持续发挥绿色税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作用,积极落实环境保护相关税收政策,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守护海宁蓝天、碧水、净土贡献税务力量。”海宁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潮新闻 2023-08-17 阮驰城 孙鑫雅 )
转载链接: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55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