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让浙江迎来了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新历史使命。在县域共富层面,海岛富民也是题中之义。嵊泗县税务局深刻认识共富视域下的税收职能作用,找跑道、定目标,推动海洋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助力嵊泗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税惠叠加,“美丽天赋”带来“美丽经济”
山海皆文章。走进嵊泗县,花鸟岛的百年灯塔、枸杞岛的海上牧场、嵊山岛的东崖绝壁……各岛屿绽放文旅经济活力。近两年,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文旅经济的催化,嵊泗精品民宿应运而生,形成文旅、民宿之风的“内循环”。
为了让文旅产业快准稳好享受到最新税费优惠政策,嵊泗县税务局依托征纳互动平台将税惠政策精准送达纳税人手中,采取直播课、视频连线等方式线上辅导,通过线下走访,分门分类精准施策及时解决纳税人共性问题。
“从最初的渔家宾馆发展到高端民宿,税务部门的帮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免征的增值税税款我们都用来对民宿进行‘小而美’的改造。”刚完成民宿转型的礁亘民宿业主陈海英表示,税务部门的倾力帮助提振了她带动家乡发展的信心。以民宿品牌为基础,计划开发渔产直销、渔产上餐桌,为当地渔民增收、为当地产业扩容将是她的下一步“星辰大海”。
如今,嵊泗高端精品民宿改造如火如荼,从海岛旅游的新芽,到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再到“星辰大海”计划的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旅游+”高品质发展成为了助力海岛共同富裕的定海神针。
因需赋能,“共富种子”绽放“共富之花”
因地制宜,抱团发展。在小关岙田间地头,成片的玉米正待收获;在陌上田垄,走地鸡三五成群;在摇曳风中,海岛蓝莓别有风味。这个过去因发展过慢而抬不起头来的“吊车尾”,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逆袭”的源头,在于“共富工坊”带来的农旅、渔旅等发展新模式,近两年,嵊泗依托美丽海岛资源禀赋及村域特色,集中布局一二三产融合业态,谋篇布局36家共富工坊,推进村民增收、产业增效、集体增富。
“生产、采摘、销售、专窗开票,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在小关岙“海上微农庄”共富工坊里,58岁的张阿姨拿到了3000多元的工资。她说,在这里,既交到了朋友,又赚到了“养老金”。“共富工坊”架起了致富桥梁,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灵活就业,共享共富成果。
嵊泗县税务局全面梳理县域共富工坊涉及的税费优惠政策,选派“聚沙携手 共富同行”党员先锋队,结对工坊,定期问需求、送政策。设置“共富直达”专窗,开通绿色通道,助推特色优势向共富优势转化,增收致富的场景从“远方”的城市搬到了乡村的“家门口”,架起了共同富裕新通道。
春风拂暖,“海洋文化”赋美“诗路文化”
海风书写文脉,嵊泗县作为海岛县区,有别于大陆地区,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是浙东唐诗之路上重要的海岛县。
海洋渔歌、渔民画、渔绳结、船模......渔民们天马行空,用声、物等描出无边蓝海,绘出海岛生活,传统的民间技艺在这里传承了百年,形成了海岛特有的文化元素,从而衍生出文化体验馆、文化节等业态,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促文。
为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嵊泗县税务局创新推出“逢四入格”工作机制,借力地方乡镇,每逢周四,下沉一线,边走访、边解决、边调研、边提升。提供税收咨询、政策辅导、业务帮办、税务建议等服务,助推“文化+产业”“传统技艺+产业”品质化建设,助力本土特有的海洋文化元素转换成文旅优质产品。
“我们用文艺工作者的视野去发现新时代海岛文化的闪光点,将它转换成文创作品,在盈利的同时又对外宣传海洋文化。”向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李振华表示:“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问需问计,指导我们领票开票,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我们今年更有信心了。”
如今,嵊泗海洋文化衍生品逐渐发展成大众消费小商品,传播着嵊泗文化。而文化工作者们,在传承民族技艺的同时,用“大海情感”蘸海谱诗,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形成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文旅事业共享格局。
美丽海岛,在北纬30度描绘共富“山海图”。嵊泗县税务局将以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