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浙江余村:税惠转化成看得见的“风景” 关键词
浙江余村:税惠转化成看得见的“风景”
发布时间:2021-12-23  15:08 来源: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远山青翠,流水潺潺,冬日里的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依旧生机勃勃。前不久,余村荣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称号。而早在2018年4月,联合国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在余村考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时就曾说,他在余村看见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丽模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诞生于余村,也是促使余村实现“绿富美”蝶变的重要动力。余村三面环山,是一个曾因采矿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村庄,近年来开启了从“采石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型,强调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变成全国最宜居的村落之一。

“得知我们村荣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称号时,全村人都兴奋极了。”90后青年胡青宇是余村最早开办民宿的人之一,他高兴地说,“2016年我鼓足勇气返乡创业,一系列支持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惠政策给了我很多信心。现在,我更有信心了。”

据了解,余村现有1050人,全村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均超过90%,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保存保护完整,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是许多游客心目中的“绿富美”样板。

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余村建起农家乐、民宿、商铺和其他各类企业等近100家。

行走在余村,常能看到村民的房子升级装修成别致的民宿、农产品展销馆,甚至深山里闲置多年的酒店也得以盘活,形成年年有余旅游综合体、拾壹璟等文旅项目。“税惠政策接连出台,我们的负担越来越轻,我和村里其他经营民宿的人正在筹备成立乡宿联盟,整合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资源,打造余村生态旅游的整体品牌。”胡青宇说。

去年9月,浙江盛世余村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沿余村绿道设置多处作物基地,并进行统一规划,在沿线培育种植笋竹高效林,套种中草药、食用菌菇、名贵树种和野茶等林下作物,既丰富了游览项目,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笋竹和林下作物的种植和销售是很好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村每亩林地的收益增加了3000元~5000元左右,一年下来为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余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介绍道。

为帮助村民更充分地利用资源、提高收入,国家税务总局安吉县税务局结合余村企业的发展特点和生态优势等,梳理税惠政策,运用税收大数据,通过征纳沟通平台和“安小税580”智治平台,为其精准匹配推送减税降费政策,并及时落实税惠政策。据统计,余村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民宿等每年累计享受税费减免约200万元。盛世余村公司成立2年多来,已享受各类税费减免50余万元。税惠红利转化成了看得见的“风景”——今年以来,盛世余村公司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设行人游步道、打造了阳光育苗房等。

2020年,余村实现GDP近1亿元,其中七成来自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以来,余村游客数量快速增长,日均接待游客数量近5000人次。

自前不久加盟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目的地网络后,余村将规划实施《余村未来社区的项目建设方案》,计划投资3亿元,用于数字社会应用场景的建设,为食物溯源、阳光餐饮、智慧人居、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和智慧教育等社会事业赋能。当地税务部门紧跟余村发展规划,主动融入余村未来社区建设,安吉县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在余村投入运行,村民可以就地体验智能导税屏、智能机器人和自助办税终端等智慧办税缴费服务。

“在这个大厅里办税缴费,感觉‘未来’已来,科技感十足,体验很棒。”安吉登冠竹木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赵炜飞感慨道,“税务干部的服务很贴心,这些年来村子越来越绿,越来越美,村民越来越富,我们的幸福感也是满满的。”(中国税务报 2021年12月22日 版次:04 作者 蒋书豪 本报记者 虞立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