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浙”里为何获得外资项目青睐?税费红包精准纾困 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关键词
“浙”里为何获得外资项目青睐?税费红包精准纾困 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发布时间:2020-06-23  16:06 来源:浙江在线 字号:[] []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浙江在线6月23日讯(通讯员 虞立教 姜楠)近日,以“洽在‘浙’里,势聚云端”为主题的第22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网上)洽谈会开幕。阿斯利康中国东部总部、海盐氢能源项目、肖特新康医药项目等一大批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签约的外资项目达81个,涉及投资额970亿元,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互联网+等众多领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招引外资的难度在增加。而在浙江,凭借着一流的营商环境,境外企业投资依旧活跃。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方式,税收在“稳外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税务部门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务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使浙江始终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外商投资热土。

  政策输血稳存量

  “中国把优惠政策加码,让更多市场主体从中受益,这就是我把公司设在中国的原因。”看着400多万元的退税,漂莱特(中国)有限公司法人斯帝芬·布罗迪心里乐开了花。早在1996年,美国商人布罗迪就选择在德清创办企业,二十多年来,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为亚洲最大的树脂生产基地,年产各类树脂1万吨以上。当全球经济被疫情笼罩,国外不少企业为利润下降而感到担忧时,斯帝芬·布罗迪对中国市场依然充满信心。“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0%提升到13%,预计可以为企业带来近1000万元的收入,这足以抵消疫情对经营造成的冲击,我们在这里长期发展的决心毫不动摇”,斯帝芬·布罗迪说道。

  保护存量外商的合法权益,对稳定外商在华投资预期,稳固在华投资长期经营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复工复产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深入了解存量外商投资企业的困难与问题,针对外资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的资金周转、融资等难题,加大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力度,进一步压缩无纸化退税各环节办理时间,做到退税资料即到即审,以政策快兑现为企业“输血造能”。

  对此,欧文斯科宁复合材料(中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PAUL WEI深有感触。今年以来,企业通过“非接触式”办税的方式共申请出口退税5次,累计享受出口退税超过540万元。及时到位的出口退税款,有效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给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底气”。目前,PAUL WEI投资的另一家企业——欧文斯科宁(杭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即将开工投产,预计经营规模将达到欧文斯科宁(中国)的50%左右。

  服务提效促增量

  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带来信心和底气,优质的营商环境更增加了企业追加投资的决心。位于浙江省缙云县的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是世界五百强德国肖特集团在中国设立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在本届浙洽会上,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宣布将第4次扩大在华投资,拟投入4390万美元,在缙云工厂新建玻璃管制品自动生产线。新项目建成落地后,缙云工厂将成为肖特新康医药事业部在全球16个工厂中最大的一家。

  “如今国际疫情的蔓延为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挑战,而中国无论在抗击疫情还是复产复工方面,都传递出了种种积极信号,我们投资中国的信心不会动摇!”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跃鸣介绍道。据了解,今年2-5月,企业累计减免社保费170余万元。疫情发生以来,缙云县税务局除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稳”住外资企业投资信心,还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对肖特新康这类重点复产复工企业开通“专人对接 实时反馈”的订制服务,落实驻企服务员跟踪企业重大项目进展,及时提供税收支持。

  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嘉善,今年5月,华瑞赛晶电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IGBT功率半导体项目正式开工。华瑞赛晶是赛晶集团投资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深耕浙江十六年,目前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投资集团方董事长项颉表示:“华瑞赛晶的发展,坚定了IGBT功率半导体项目落户嘉善的信心。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现在的营商环境非常好,优质税收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很强烈,我对集团在国内的发展始终保持乐观。”

  新项目的落地是外资给当地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投下的信任票。建立健全重点外资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则是浙江税务部门为外资进驻开通的“快车道”。在得知公司的投资方香港赛晶亚太有限公司拟将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再投资于IGBT 功率半导体项目后,嘉善县税务局迅速派出政策辅导小组为企业解答办理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递延缴纳预提所得税的相关事宜。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项目出资款年初已全部到位。

  据华瑞赛晶财务负责人萧华介绍,2019年华瑞赛晶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方面均享受到了减免,累计减免税费超过3000万元。今年上半年企业可享受社保费减免等优惠60余万元,同时1-5月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超过1000万元。“作为外资企业的财务经理,这几年,我深刻感受到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越来越有‘温度’,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更是实实在在。”萧华称赞道。

  精准纾困赋能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感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尤其在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不少外资企业选择转战国内市场。对于综合保税区“来料在外、销售在外”的“两头在外”企业来说,抓紧开拓国内市场,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行,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在此背景下,深入贯彻落实“在综合保税区推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帮助企业进行精密测算和仓库改造,并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建账建制要求、出口退税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进行专门辅导是浙江税务部门作出的应对之策。

  成立于2002年的中日龙电器制品(杭州)有限公司就是被列入试点范围的外资企业之一。成为试点对象后,企业向综合保税区外的境内对象销售货物时,对方无需再向海关报关进口。这一转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让外商投资企业得以“轻装上阵”。

  “试点政策的施行恰好切中我们所需,为我们扩大内销打开了方便之门。”中日龙总经理赵金亮表示,出口、内销“两个市场”的双重发力,使得中日龙的产能得以充分释放。自今年5月份开始试点以来,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日龙就已经开具了230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预计全年内销销售额将达1800万元以上,内销业务占比将提升至全部销售额的30%左右。“加入试点后,今年一年大概可以省下120万元的税费成本。我们打算用省下来的钱进一步延伸塑胶产业链条,努力向高端医疗设备、汽车配件、新能源等精密产品领域发力。”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赵金亮充满信心。

(浙江在线 2020年6月23日 通讯员 虞立教 姜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