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红包增底气,数据搭桥通销路——看义乌小老板们如何逆势迎春
发布时间:2020-04-13  11:26 来源: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打印本页

2020年的开春对于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户而言充满挑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海外需求骤减,交易频遭延期,客商流动受阻,新的订单断档……尽管全球市场寒意阵阵,义乌国际商贸城里,20多万个经营户以及背后连着的200多万家中小企业踏破险阻、迎难而上。经历淬炼的小商品市场,正悄然寻回春天。

3月以来,这个“世界超市”保持着每天10万人次的客流,整体开门率达到93%,快递业务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日均水平。这群生命力顽强的小老板们之所以能够逆势迎春,离不开背后强有力的税务支持。

税费红利为复工商铺雪中送炭

阳春三月,本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销售旺季,但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国际商贸城内部的氛围较往年冷清不少。在一区东辅房经营玩具进口和自有品牌出口生意的曹小刚对记者坦言,开工后复销形势依然严峻,一个月光店面租金和人工开支就60万元左右。

“受疫情影响,生意难做。”经营礼品织带的陈柏顺也感叹。他在市场里有5个摊位,其中4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以上。复工后,他的摊位需要7名店员,每人每月的开支约4000元。

曹小刚和陈柏顺绝非个例。据了解,对于小商品市场绝大部分个体户,房租、员工社保和水电费是最大的成本。

“幸好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优惠政策。”陈柏顺说,“按照最新政策,我的社保费可以减免1万多元,增值税减免3万多元,省下的钱相当于一个季度的人工费用。”陈伯顺介绍说,浙江省开展的“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行动,让他松了一口气。“小商品市场对租金也作了减免,算下来有2万多元。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雪中送炭。”

税收大数据帮助商户抓住转机

“大家看一看,这款衣架非常轻便,还可以防止衣服滑落,现在是复工酬宾,点击下单可以参加满减活动……”在义乌丽挺衣架有限公司摊位,义乌市星茫璀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网红”主播董瑞正在聚光灯前“直播带货”新款衣架。目前,该产品销量已达到100多箱,货值三四十万元。然而就在一周之前,这批质优价廉的衣架,刚遭遇了一场外贸退单风波。

“之前我们主要做外贸订单,但现在国外疫情严重,不少长期合作的国外采购商直接撤单,导致货物堆积,资金链吃紧。而且这种情况不止我们一家。”丽挺公司负责人黄洪鸣告诉记者,遭遇退单之后,他们决定在特殊时期主攻国内市场,并转型做线上交易,但苦于没有渠道,一时之间不知从何下手。

“多亏有税务部门的牵线搭桥。”黄洪鸣介绍说。3月25日,义乌市税务部门通过浙江税务征纳沟通平台了解到企业需求后,依托浙江税务大数据平台和实地调研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销售企业占总登记数的比重同比增长12%,电商直播平台已成为一个扩大销售的新突破口。于是,税务部门联系了义乌市星茫璀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丽挺衣架提供网络直播运营。

义乌小商品市场外向度极高,海外订单的多寡,直接决定着众多小微企业的生死。然而在全球商贸停滞的不利因素下,主营外贸的小老板们直言“闪了腰”。面对疫情,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平台”监测分析,精准筛选出上下游相关企业,双向对接、迅速打通供应链。

“网红主播不仅把我们的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还吸引了一些下游采购商。”黄洪鸣介绍,直播当天,一位山东采购商通过关注线上直播,达成了一笔1万多元的采购意向。在税务部门的牵线下,目前丽挺衣架已在阿里巴巴、拼多多两个平台开设直播间,销售渠道基本打通。

“非接触式”办税免去商户后顾之忧

如果把小商品市场的个体经营户比作“草根经济”,那么这场疫情则考验着这个群体适应环境的韧劲。疫情倒逼之下,小老板们纷纷打破惯性思维,寻求创新思路。

“坐以待毙从来不是我们的选择,有希望,就要努力去试一下。”做了30年服装生意的陈志强道出了大多数经营户的心态。在他的手机里存了几千个外商的微信,很多都是10多年的老交情。这段时间,他变身线上主播,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新产品,告诉全球的合作伙伴:义乌仍是货源充足的“世界超市”。

“越早填补线上空白越能占得先机。”楼文敏在一区市场经营礼品辅料已有20多年,经历过非典、金融危机的考验,每次都能在困境中突围。如今在疫情下,楼文敏决定重新布局线上产业,并重金聘请高级设计师创新样式、做产品包装和推介计划。楼文敏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眼下的“空档”正是创新转型的良好契机,一旦疫情好转市场拐点来临,手里的新产品一定能抢占先机、赢得市场。

“税务部门这几年也在布局一系列的‘线上产品’,比如电子发票啊、电子税务局啊。”楼文敏说,疫情好转,产品销售量也逐渐加大,电子发票刚好满足需求。销售单子一出,电子发票就到买家的邮箱了。“而且申领发票跟手机充值一样方便,电子税务局里点一点,票量就‘充’满了。”楼文敏表示,尽管很忙,但依靠“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他在税务方面花费的时间和心思却不多。

不等不靠,正是义乌小商品市场顽强生命力的韧劲所在,而敢为人先,则是众多义商的精神内核。在自我“造血”和外界“输血”的双重作用下,义乌小商品市场迎来逆势生长:2月18日市场开市至今,义乌共诞生7749户市场主体,最高峰时一天新增1000余户,超过去年最高峰状态。(中国税务报 2020年4月13日 作者:杨旭东 朱菲菲 本报记者 虞立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